散文需要包含有质量的内容。这包括深思熟虑的观点、感人的体验以及具有启示性的故事。只有这样,读者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感悟和启发。
以“陪伴”为主题,我们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与亲人、朋友、宠物等陪伴的时光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人的叙述,读者会体会到陪伴的温暖与力量。这样的内容要具有深度,且能触动人心。
五、个人色彩
散文的核心是展示个人视角。因此,在写作过程中,我们要融入自己的体验、情感和感受。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一个真实、鲜活的人。
例如,在写一篇关于“春天的味道”的散文,我们或结合自己的童年回忆,或描述春天里家乡的花开、鸟鸣和微风。通过个人的感受,读者自然能真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。
六、先行构思
在动手写作之前,我们需要对文章的结构、主题目标、情感体验、篇章开始、内部逻辑和结尾进行事先构思和总体把握。这样一来,便可以集中心力完成创作过程,也使得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打下了更紧凑、有条理的底稿。
以“秋思”为主题,我们是否先构思一个大致的框架?比如开头描绘秋天的景象,引出对往事的回忆;接着叙述一段与秋天相关的经历;最后抒发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。有了这样的前期构思,写作过程将更加顺利。
七、平衡基调
散文需要保持舒缓、平静的情感基调。在调子上要平衡节奏、语气和情感,避免情感过于莫测或极端化。
在写一篇关于“岁月静好”的散文时,我们有没有保持一种平和、恬淡的语气,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岁月的宁静与美好。同时,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幽默或哲理性的句子,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深度。
八、具有意义性和启示性
一个好的散文不仅要让读者欣赏到优美的文字,还要传递出深刻的意义和启示。这样,读者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成长与收获。
例如,在写一篇关于“坚持”的散文时,我们就可以通过讲述自己或他人的坚持经历,阐述坚持对于成功的重要性,并生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、新颖、有趣的感悟。当然,还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哲理故事,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启示性。但千万不要为了图省事而不加思考,可以随性,但不可随意,奉献出你的真知灼见来。
九、多样化的故事结构
散文不需要严格遵守传统结构,可以采用自由、灵活、多样的故事结构。但结构也不能过于自由散漫,否则会让读者感到混乱。
以“遇见”为主题,我们可以尝试采用非线性结构,通过时空跳跃和内心独白等手法,展现一段跨越时空的遇见故事。这样的结构既新颖又有趣味性,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。
十、反思整体意义
在写完散文之后,我们要进行反思,看看文章传达的整体意义是否一致、清晰,并思考文章贡献了什么价值。这有助于我们优化文字和结构,保证散文的有效性。
例如,在写一篇关于“环保”的散文后,我们要反思文章是否成功地传达了环保的可行性和重要性,是否引发读者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与思考。通过这样的反思,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。
【大咖文学小说课】
▼
【小说阅读写作实战营】
《小说家的黄金读写法》
6位小说家拆解5位文学大师的创作手法
带你用作家思维进入文学世界
用拆解式阅读提升写作力
▼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